设计心理学
By admin
大概一年前看过,最近看了ant design推荐的书籍目录,又快速看了一遍。
大概归纳为以下一些关键概念:
符合用户心理模型
引导用户操作
不要打断用户心流
限制操作
及时反馈
可视性
正确的概念模型
正确的匹配
反馈
利用外部环境因素提示
使控制与被控制设备形成自然的关联,例如位置。
看到“形成自然关联”这个点的时候,想到vim,绝对是个反面教材,vim的操作何止逆自然,简直逆天。但vim在“不打断操作者心流”这点上做到了极致。
书中最后总结了七条原则
应用储存于外部世界和头脑中的知识
简化任务结构
注重可视性,消除执行阶段和评估阶段的鸿沟。
建立正确的匹配关系。
利用自然和认为的限制性因素。
考虑可能踹下那认为差错。
若无法做到以上个点,就采用标准化。
第三部《情感化设计》最近看的
本能 行为 反思,其实反思这个词近些年有个更贴切的翻译—情怀!
开头的主题思想 漂亮的设计,可以抵消一部分设计上的不便,颜值即正义。
回想我的樱桃青轴,买之前是反思层占很大比例,买之后是行为层和本能层占主导,经过了多年的使用已经老的发黄,其中有融入和很多反思层的感情。
原来我一直很喜欢的五号电池的设计是很差的,因为没有考虑反向安装的限制。
禅宗讲究的瞬间的风景。而人们普遍无法抵制能持续获得最佳风景的诱惑,但能持续获得的最佳会随时间的流逝而降级。
最后作者还扯到人工智能科幻片上了,机器人与人和现实世界交互的设计逻辑。